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注册

使用您的社交媒体账户登录

第二自然

  • 分享设计精品
  •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不懂天文的设计师不是好雕塑家,看艺术界的黑洞创造者,用雕塑探索超自然现象!

0 5822 发表于:2019-04-14

标签: 雕塑   科技   立体  

最近被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刷屏了。这张照片由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南极洲的8个射电望远镜共同观测拍摄,光拍摄就耗时10天,数据量超过5PB,最后由超级电脑经2年分析成像。


01.jpg


「黑洞」(Black Hole)一词最早于1968年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但早在1796年法国物理学家拉普拉斯就曾预言过这种天体。


在过去200年时间里,包括爱因斯坦、霍金等科学家都曾对黑洞提出过自己的观点。关于黑洞的想象图也在不断更新。


2005年公布的黑洞计算机模拟图 ↓


02.jpg


例如这张2007年公布的动图是由引力透镜模拟的黑洞,可以看出在星系背景扭曲的图像 ↓


03.gif


NASA 2014年8月公布的模拟图像,超大质量黑洞周围被耀眼的「吸积盘」(Corona)环绕,宇宙中的X射线在引力作用下沿着螺旋状轨道沉入黑洞中心。


04.jpg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2016年2月11日公布的「引力波」静态模拟图像。LIGO 宣布成功捕捉到引力波信号,这是两个黑洞在碰撞瞬间释放出的辐射波,碰撞发生于距今13亿年前。


05.jpg


NASA 2017年6月15日公布的模拟图——活动星系核(AGN)的超大质量黑洞正在吸收物质,周围是旋转的气团和宇宙尘埃


06.jpg


从这些不同时间段公布的模拟图可以看出,科学家对于黑洞的了解在逐步完善,并且越来越接近2019年4月首次公布的黑洞照片。


那么在艺术界,热爱宇宙的艺术家又对「黑洞」有着怎样的诠释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图,并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是一个平面还是一个深坑?


07.jpg


如果不能确定那就再看几张


08.jpg

09.jpg

10.jpg


答案揭晓


11.jpg


这件作品名为「坠入地狱」(Descent Into Limbo),由艺术家 Anish Kapoor 创作。他在地上制造了一个2.43米深的黑洞,使用一种黑色特殊涂料 Vantablack 进行涂装,让这个洞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深度的平面圆圈。


2018年8月,这件作品在波尔图一个博物馆展出时,甚至发生了游客坠入艺术品的意外。一名意大利游客不顾周围的警告标示,试图亲自确认地板上的黑洞状态,结果跌入作品中,所幸即时被救出,身体并无大碍。


12.jpg


值得一提的是,Kapoor 所用的涂料由英国一家研究纳米科技的公司发明,是一种「极黑」的纳米碳管黑体,这种涂料的吸光率达到99.965%,因此肉眼无法判断物体的轮廓与深度。


13.gif


例如将这种涂料涂在铜塑雕像上,从正面来看它就是一个平面 ↓


14.jpg

15.jpg


背面看起来皱褶的锡纸,从正面看就是一个不那么圆的平面 ↓


16.gif


目前 Kapoor 已获得该涂料的独家使用权,也就是说,除他以外的任何人都无法使用这种涂料。


Anish Kapoor 于195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1970年代来到伦敦学习艺术,目前在伦敦工作和生活。他的作品因此被视为印度与西方精神的结合。


17.jpg


Kapoor 的早期作品常常融入彩色粉末元素,灵感来自印度市场和寺庙里常出现的彩色粉末推出的小丘。


18.jpg

「白沙、红谷粒与花」(White Sand, Red Millet, Many Flowers),1982年,Anish Kapoor


随着能力逐渐提升,Kapoor 开始尝试创作大型装置艺术,他的作品往往以简洁的方式呈现,配以单一的色彩。「我把色彩看作一种洗礼,一种信仰。当我创作了一个红色的作品,那它就是纯粹的红色。」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体现出一种超常的状态,由此向另外一个层次的空间和观念进行延伸。


2009年他的作品「升华」曾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呈现,作品简洁、极致、空灵,给观众极大的视觉冲击和想象空间。


19.jpg

图注:「升华」(Ascension),2009年,Anish Kapoor


20.jpg

图注:「升华」(Ascension),2011年,Anish Kapoor


大型公共雕塑已经成为 Kapoor 最擅长的领域,这些雕塑往往以曲线结合凹洞与凹陷的方式,东京、芝加哥、纽约、巴黎大皇宫、伦敦奥运会都曾出现过他的艺术作品。


2006年,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展出他的代表作「天镜」(Sky Mirror),直径约10米的凹面镜将城市景观收入其中,倒映出蔚蓝的天空。


21.jpg

22.jpg


2011年在巴黎大皇宫展示的充气式艺术装置「Leviathan」,该装置高35米,几乎触及大皇宫顶部的玻璃天窗。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012年他专门为伦敦奥运会打造了一座巨型雕塑作品「Arcelor Mittal Orbit Tower」,纠缠扭曲的钢筋结构比自由女神还要高大。


27.jpg


2017年 Kapoor 又带着装置「Descension」来到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公园,这件作品为公共艺术基金成立40周年特别设计。


28.jpg


「Descension」直径约8米,位于中央的漩涡将水流吸入布鲁克林大桥公园的地底下,就好像某个科幻电影的场景。


29.jpg

30.jpg

30.jpg

31.gif

图注:2015年「Descension」在意大利展览现场


2017年9月,Kapoor 与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共同设计的充气音乐厅「新方舟」(Ark Nova)在东京展出。


这是全球第一座充气音乐厅,曾被用于东日本大地震赈灾巡演。音乐厅高18米、最宽处36米,「外墙」采用涂层聚酯材料制成,便于收拢和运输,内部配备与普通音乐厅一样的舞台和音响设施,最多可容纳500名观众。


32.jpg


2018年 Kapoor 制作的雕塑作品「云门」(Cloud Gate)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展出。这件光滑如「糖豆」般的银色雕塑高达10米、重110吨,拱底最高处距地面约4米,由168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是芝加哥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33.jpg


科学与艺术往往相互影响,科学界的最新观点需要依靠图像呈现,更直观清晰地向普通人传达;而这些观点又为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迸发出新的想法。


而雕塑家 Anish Kapoor 则像是艺术界中的科学家,探索现实空间之外的平行世界,将空间概念充分运用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真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近距离欣赏一下「黑洞」与「旋涡」装置,与「天镜」和「云门」合个影,坐在「新方舟」中听一场演唱会,感受一下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


34.jpg


来这里关注我们

评论登录

关注我们

  • 分享设计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正在预览中

刚被收藏的设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