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中国人爱香,自古有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香”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受到关注,特别近些年,香道这个概念变得流行起来。
在一些热门影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关于香的内容,像《甄嬛传》中,涉及到香的情节特别多,古代用香的方式几乎都涵盖了,祭祀、熏香、焚香、沐浴等等。
《延禧攻略》中更是处处可以看到香,只要是室内的景,必定会有香炉在冒烟。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家的女儿向孔嬷嬷学习焚香。
不同的国家地区都有各自的香文化。日本的香道注重仪式和礼节,观赏性很强。印度盛产香料,是世界最大的香料市场。东南亚地区,香很多时候用来驱虫灭蚊,热带地区多雨林,也是优质沉香的主要产区。欧美则是香水文化。
中国主要是祭祀到日常生活用香(熏香、沐香等)再到艺术化(入纸、入墨等)这一变化过程,在现代生活中,各种重要节日我们都会用到香,春节、清明、像马上要端午节了,也会熏烧艾草和菖蒲来除湿驱虫。
每个人对香的理解也都不同,为了让大家对香有更多的了解,这次我们邀请到蓝翎老师来和我们聊一聊香。
中国传统香文化传播者
上海青浦区统战部新联会成员
北京香文化研究所高级讲师
国家天然香品、香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行香师教材编委会委员
Q:非常感谢老师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想知道您最早接触香是什么时候?
A:最早是在孩童的时候接触到香,我的阿太她是一个佛教徒,每天早晨还没有醒的时候,鼻端就能闻到她供观音菩萨的那个香,还有就是小的时候,体弱多病,需要喝汤药调理,煮汤药的时候整个屋子都会有这种味道。
Q:是什么样的契机开始学习香文化的?
A:在之后的一次手作体验活动中,又闻到了儿时的那种气味,从那时开始,就全身心的一股脑扑进去,当时还是比较无知无畏,一来没有老师,再是也不知道哪里可以上课,所以就买了一本《陈氏香谱》,它是古代留下来的香学著作,又买了各种香料,开始了不断试验的过程。
后来我遇到了我的老师华藏老师和潘奕辰老师、陈健民老师。我学香的这个过程,是不断在失败中学习,不断的在试错,试错成本其实是很大的,但也正因为这样,总结了很多的经验。
Q:能和我们介绍下您工作室馨宁香事这个名字吗?
A:馨宁香事这个名字,首先馨是指芬芳的意思,可以散布很远的香气,《说文解字》里有一句话:馨,香之远闻者也。宁就是安宁祥和的意思,所以香给人带来最美好的感受就是安宁祥和,香气远播。
这两个字还取自于《诗经·周颂》,其中有一句话: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花椒在当时是很昂贵的香料,它的香气是可以远远传播的,古人认为闻到了可以使人平安长寿。
Q:看到老师您制作的香有很多种类,香味也都不同,那对于刚入门的人要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香呢?
A:首先,对香的感知是从鼻端的感受开始的,然后从鼻端继而影响身心,也就是通感,用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词就是五感六识。
对刚入门接触香的人来说,第一你要选择天然香料制成的天然香、健康的香。第二你要根据每个人的嗅觉喜好来选择,有些人喜欢木质调的,有些人喜欢花香的。第三个就是根据用处来选择,比如你买的是佛供的香,那尽量就不要去选择含有动物香料成分的香,像是里面含有麝香的。
《甄嬛传》中出现的鹅梨帐中香,一般都是卧室用的,它的烟气略微小一点,相对来说比较甜一些。客厅就要用穿透力强一点的,香气扩散得远一点,香味可以略微浓郁一些。所以香的品种是很多的,有可燃的香,比如说檀香、线香、香粉还有塔香。还有就是不能点燃用的香,比如香丸、香饼,包括一些原材料的香木。
目前不少人选择的都是点燃一类的香品,因为携带方便。我其实比较推崇香丸这一类的熏香,因为它没有烟气,对鼻子的耐受度比较友好。像北方比较干燥,它的室内很密闭,用熏香会好一点,因为没有烟。像南方比较湿润,那用点燃的线香或者熏香都是可以的。
Q:我们选好香以后就要选香的用具了,老师您觉得香和器具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A:香和器具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器具是香的一个载体,用的好它能够更好的发挥香的作用,所以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使用效果来讲,都是很重要的。我说很重要但没有说必须,比如说汉代的博山炉它经过了几次的改进,就是为了减少香草香木燃烧的烟气,能够更好的品闻香料。
当时因为西域树脂香料的进贡,我们汉族人使用的香料的原材料也发生了变化,原先用草、木,后来用树脂香,因为熏烧的香料改变了,器具也随之改变。所以历史上香文化的高峰时期,它同时也是香器具的一个非常精彩的篇章,比如说宋代。
Q:那没有器具可以品香吗?
A:没有香具,其实也可以品香,因为我刚才说到香具是香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为什么说没有香具也可以品香,这要牵涉到一个概念,首先你认为香是什么?
在我历次讲座和上课的时候,会反复向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人他认为香就包括檀香、香丸、塔香、香水、精油,当你的鼻端闻到的那些令你愉悦的芳香的物质,你都可以称之为香。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味觉来感受,而不是说仅仅通过触觉来感知,所以品香品的是一切有香味的物质,那么飞花摘叶也是品香,像早晨的清早的草地,你可以闻到香,果园里面的果香,打开饭锅时的饭香,包括我们中药的药香,香它无处不在,所以没有器具当然也是可以品香的。
Q:入门者挑选香的用具有什么标准吗?
A:入门挑选一些香具的话,看你选用什么用香的形式,你是用点燃的,还是用熏的,首先看你最常用什么方法来用香。
现在古典的和现代的香具,你只要使用得当的话,就是最适合的用具。电子的我们也用,也不一定是要那种熏炭的。正式学香的人我们会考虑更多,只是家用的话,考虑一下用香方式、心理价位和外观喜好就可以了。
Q: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时候可以点香?香有什么作用?
A:最早是在甲骨文中有记载古人的用香方式,就是燔柴燎祭,目前在西藏还能看到,香最早是祭天用的。古人用香不是像我们现在想的那么简单,功能其实是很多的,最早先民用香是为了驱赶毒虫蛇蚁,后来就是用来制酒做药,古代香的用途大致分为两大类,祭祀和世俗礼用。
日常生活其实什么时候都是可以用香的。像黄庭坚,他是诗人,又是一个大书法家,其实他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香人,我们称他为香圣。据传有一篇他的文章《香十德》,是这么写香的,“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其实他是从香特殊的一个属性入手的,因为古人在研究香和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中,认为香是秉天地纯阳之气而生。所以从上可以感格鬼神,其次又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比如说,能觉睡眠,现在很多人睡不好觉,导致睡眠不好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是从根本上讲的话就是因为你一天劳作下来,你身体里面的正阳元气损耗太多了,阴阳不能平衡,晚上的时候其实是阴气比较旺盛,白天的时候阳气比较旺盛,如果阴阳不平衡,就导致了人的神不能安,睡眠质量就会差。
那如果这个时候有一炉香充盈你的阳气的话,睡眠就会好,古人那么看重香就是因为香的宁神安心的作用。所以几千年以来,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应该说家里面香是不断的,因为它常用无碍,它不会伤及人的身心健康,当然前提要用对香。所以好的香品是生活中家居常备的,四季常用的一个妙物。
Q:我们看到很多报道都会说香对身体健康有好处,闻香真的可以达到保健养生的功效吗,有没有夸大这个作用?
A:不夸大,因为不同的场合用香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季节节令用香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用的香也不一样。有些是比较宁神,它会让你安心,注意力集中。
现在很多人用香,但是他不了解香的文化,甚至很多做香的人也不了解。我曾经见过有人做供佛的香,但是里面用了动物香,道家用香喜欢用沉香、降真、柏子这一类,是不会放檀香的。用香得了解道家仪轨、还有佛家、中医药,因为做香绝大多数都是中草药,很多医书都会有关于香料的记载。
我们现在已知的包括在使用的香料有三千六百多种,常用的是四百多种,我们经常制香的香料是差不多一百三十种左右,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驱邪扶正,通经开窍。神农本草经里说到的邪气,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病毒,口鼻是阳明之窍,阳明虚了则恶气易入,病毒就容易侵入。像这次新冠肺炎病毒,我们戴口罩就是要掩住我们的口鼻。
专家在一些记者招待会上讲到我们有哪些防疫方法,第一个提到的是汤剂清肺排毒汤,还有就是香囊,张伯礼院士建议大家香囊就放在上衣贴近胸口的口袋,因为这样口鼻可以更多的吸入那些药物发散出来的香气,可以保护你的呼吸道,减少病菌对你的入侵。
现代的科学家也已经通过一些研究分析,芳香类物质,我们称它为气味分子,它可以通过呼吸道的粘膜去吸收,吸收了以后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抵抗力。这是从实验室里的科学分析而得到的结果。气味分子可以刺激人的嗅觉细胞,调节全身。所以,这是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证明香气对人养生的作用。
Q:“传统香制作技艺”已经被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手艺得到国家认可和重视。但手工制香的工序繁多,耗时也久,现在的生活用香大部分还是化学香。能简单给我们说下手工制香和化学制香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A:有些人闻香是为了让嗅觉愉悦,古人在心情愉悦之外还有养生的目的,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对香制品的要求就会比较高。手工制香还要加上天然两个字,因为现在供求方面会有一些问题,所以也会有机器制香,手工制香肯定是会和机器制香有一些区别,但只要都是天然的就还是会有一定的好处的,我们就把这个概念扩大一点,就说天然香和化学香的区别。
天然香和化学香,前者可以养生养心,后者是致病致癌。简单来说,香有天然派和香精派,天然派是用天然状态的香材,有些香材比如沉香,有一些结香是人工干预的,吊瓶或者通过试剂对树催香。通过正常的方式得到的原材料又是正常的工艺生产来制作的香品都是称为天然香。你不要往里面加石粉或者一些胶,这都是属于不正常的。
香在消费者面前都是包装成成品的,他们是一无所知的,所以香品没有一定标准,但是消费者是缺乏基本的香料的鉴别能力。制作工艺和香材,一定是要天然的。
香精派比较成熟的代表之一,就是日本香,日本很多香都是香精香,日本作为一个很发达的国家,这个民族其实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个人是觉得它符合市场的需求,但是我个人不太认同。
日本是个岛国,香的市场比较小,它很多加工是外移到台湾、大陆等地区。但市场上日本香事行业把目光都投在了那种比较成熟的欧美发达的国家那种市场,那么欧美发达的地方包括阿拉伯,体味是比较重的,本身又是以香水为主,香水是比较浓郁的。这样一来的话,日本香就转向香精化,来迎合他欧美市场的群体,所以很多香里面不是天然香料,而是香精。我还是把它放在天然香里面的,因为香精只是闻了很香,但没有有害成分。
化学香就属于有害的,因为市场上现在有多质量很低劣的山寨版的那种香,用那种比较便宜的粉添加一些香精,这些香精还未必是无害的,有一些是有害的,还有一些化学的粘合剂,助燃剂,这类化学制品看上去和香的形状一模一样,但这种香对人体是有害的,一旦燃烧的话,它会释放出甲醛和二甲苯这些有毒物质,会引起各种过敏、哮喘病、白血病、癌症。它是通过嗅觉到毛细血管到血液里去,所以它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回逆的,你没有办法排出来。所以长期闻的话,会诱发各种各样的毛病,对人体危害很大。
Q:近些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香”也重新被人们关注起来,大家对于“香道”的关注度很高,您能简单说说目前中国香文化的一个发展情况吗?
A:香道最早其实是鉴真大师从中国传过去的,当然日本香道也有他们本身的特色。中国的香事文化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萌发在先秦,初成于秦汉,那个时候国门打开,我们有更多的外来的香料,引发了香具和香料的热潮,用香也更加科学。然后成长于六朝,我们比较了解的就是三国还有魏晋南北朝。
到了隋唐,香文化是一个完备期,日本有一些遣隋使、遣唐使就把当时中原的文化都带过去了,日本鉴真大师东渡的时候,也带回去很多东西,中国的佛教包括用香的文化,还有很多医药上面的,准确来说日本的用香是向大唐学习的。
到了宋元的时候,宋代是香文化最鼎盛的时期,汉代也是有一个小高潮,但到宋代,他其实是全民皆香。元代虽然只存活一百多年,但元朝多战,最远打到罗马,所以当时也是把我们的用香方法带到了欧洲。
明清的时候,我们说是广行于明清,不管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香文化发展,宣德帝的复兴,还是清代的时候,上有所好,下有所爱,香非常盛行。到了晚清以后民国,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西方蒸汽革命的推动,看上去西方文明非常发达,我们对自己制香能力还有文化产生怀疑。到后面中国香文化就断层了,一方面是战乱,还有一方面是对文化的自我认知不够。
目前我们的香事行业,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情况。就是知道的人很少,从事的人也不多,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大众认知度很低,专家学者很少,而且可以给我们考证的资料也大都随着战乱,或者淹没在其他传统文化当中了。很多考古人士,对于香的一些出土文物,也未必知道,因为这是比较偏的一门东西。而且资料收集起来难度比较大,因为不集中,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正常的需求是在日益扩大的,但很多人是很盲目的,沿着错误的方向在追随。
香文化是一门很多学科的广义的一个研究。很多人认为香文化只是香,但它首先涉及社会、人文、历史、地理、美学,再到中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甚至要了解气象学,它其实是儒释道精神的一个体现。
现代人如果要学习香文化的话,他识香用香不仅仅是闻香味,不是这个香喜欢不喜欢那么简单的事情,其实是通过香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因为现在的人大多数工作压力很大,但都是亚健康的一个状态,而越是精英阶层,越是这种状态的一个高发人群吧。我们为什么要提倡香文化,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回归到一个生活的本真。一方面享受健康,还一方面了解我们以前优秀的文化,文化自信,不是往外求,应该是往里求。
Q:最后对于一些刚入门想了解香文化的朋友以及其他刚进入这个领域的香事从业者,您有什么建议吗?
A:对一些刚入门香文化的朋友,有些是想了解的,有些是想从事这个领域的,还有已经是香事从业者,因为各家有各家的看法,我的想法是,首先必然是“文化”,它不是变现、生计。你不要把它想成是立刻可以变现的一个买卖。你抱着一些比较单纯的想法去接近它,或许这样是一个比较好的开端。
无论是在这个领域里的香事从业者,我的同行们也好,还是想要了解香文化的人,我觉得多看书多研习,这是我的建议。因为现在已经不像我刚刚开始学香那会,专业书籍、课程很少,可以收集的资料也很少,现在都已经远远多于从前了。
传统的香文化,它从古至今一直是雅文化和精英文化,历朝历代它的发展,不管怎么演变,都有香文化这一笔。现在媒体经常说到大国崛起,真正的崛起不止是国力雄厚还有文化方面的。
我们传承和发扬香事文化的同时,还要思考怎么样更好的去进一步发展香的产业来为现代人服务,不仅要把这个注意力放在资源性的产品上面,更加要进一步去研究它可持续性的一个发展和科学的用香。用香的这个国学,可以复兴中华文明,但是要每一个人踏踏实实的去做,所以我之前再三提到的不要只想着变现,快速变现,因为这不是一个急功近利,可以快速达成的一门学问,也不是很快能够成就的一门生意。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