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北京确诊2名鼠疫患者。这个事情过去有几天。关于鼠疫的种种猜测和担忧还在发酵。但是莫慌,据官宣,这两名疫情感染者已经得到了很好隔离。我国卫生系统还是十分强大,相信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
这两名小小的患者就足以引发这么大范围的恐慌,当然了!因为这是鼠疫哎!把非典、艾滋远远甩在身后的甲型传染病,核武器发明以前的巨型人头收割机。它每大规模出现一次,就是扫荡人间的一场浩劫。
鼠疫在中世纪
鼠疫更有年代感的一个名字是“黑死病”,从14世纪爆发以来,至少夺走了7500万生命。
1348年佛罗伦萨的瘟疫绘图。
图尔奈市民埋葬瘟疫受害者。
这场瘟疫有着摧枯拉朽般的破坏力,中世纪的医学水平从来以离奇怪诞与异想天开著称,别说救治了,他们连鼠疫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因为观察到,鼠疫患者的皮肤会因皮下出血而变黑,所以赐了黑死病这么个名儿。
医生们想出的昏招之一:放血
到了17世纪,欧洲的医生们普遍认为黑死病的传播,是基于一种“臭气理论”:他们认为大街小巷的横尸所散发出的臭气正是鼠疫的传染途径。虽然不够准备,但确实是一项有价值的发现。基于这种理论,路易八世的主治医生查尔斯·德·奥姆(Charles de Lorme)发明了一套“防瘟疫制服”。
死亡之舞或骷髅之舞,受到黑死病的启发,普遍出现在中世纪晚期的绘画主题。
其中最为出名,在后世广为流传的就是“鸟嘴面具”。
你可能说不出来,但是一定看到过这个面具,它独特的设计太过经典,经常出现在一些电影、插画等艺术作品中,或是在万圣节或者狂欢节上。这类服装恐怖,怪诞的形象与那个遥远的“黑死病”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很经典的文化符号。但是当时这个服装的发明目的很单纯,只是为了医生们行医时便于隔离而已。
口罩是瘟疫医生最典型的元素。避免呼吸不良空气并被黑死病感染。它是完全由皮革制成的,而目镜是由玻璃制成。在鼻子区域,有一个类似于鸟嘴形状的三角形空腔。腔内有两个小呼吸孔,为了过滤臭气,将不同的芳香药草、干花、香料、药物,醋海绵或其他过滤细菌的东西放进去。
这套制服的上衣和裤子都用上了蜡的厚布制成,涂成黑色是为了掩盖住血迹和呕吐物,裤子有一个大袋子,里面也装满了芳香物品。而配备的手套、礼帽和高筒靴则都是有皮革制成,一丝破损和小孔都不能有,目的是为了将医生每一寸皮肤都包裹的紧紧的,不裸露在空气之中。
总而言之,这一套行头的目的就是隔离!隔离!隔离!医生们甚至还配有一个小手杖,使他们以尽量不接触患者的情况下检查、翻身、指出伤口等。
在对鼠疫闻风丧胆的时候,医生们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行走在感染鼠疫的疫区,这种精神确实非常伟大。虽然如此,但是这套装备,确实长得非常可怕啊!
在横行欧洲两百年之久的鼠疫中,直到1656年,瘟疫医生还穿着这种服装。这种服装本身便带来恐惧,因为一旦鸟嘴面具出现在街头,说明鼠疫已经蔓延到该地,这便是即将死亡的征兆。
在当时的民众眼里,一群带着可恐面具的黑衣人,瘟疫医生的形象早已同死神联系在一起。
然鹅,这身行头虽然阵仗很大,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为什么呢?因为鸟嘴面具的鸟嘴上开了2个小孔呀!只是闻起来香香而已!并没有做到真正的隔离呀!亲!鼠疫通过空气传播细菌,全身上下包裹的严严实实有什么用,最重要的呼吸通道没有保护,这可能就是现实版阿克琉斯之踵吧!
当年使用过的鸟嘴面具
于是,束手无策的医生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鼠疫就这样,整整4个世纪,欧洲每隔10年就要发生一次鼠疫。
直到1910年,清末东北爆发鼠疫。中国的伍连德医生提出了鼠疫由人与人之间通过呼吸和唾液传染(给伍医生鼓掌!),他设计了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这种口罩戴法简单,价格低廉,被远远不断供给疫区的市民,彻底解决了传播途径的问题。
没有鸟嘴,医生们看着亲切多了
直到今天,现代医学发展之全面,虽然鼠疫的散发病例每年都会有,不过只是零星病例,也没有大规模流行起来。可以说是已经将它控制起来了。黑死病带来的痛苦又黑暗的过去,已经完完全全离我们远去。
不得不说,口罩真的是一个好东西,用最低最简单的成本来隔离传染,保护者我们最重要的呼吸系统,只是因为已经了人们的生活常用品,大家都忽略了,口罩的发明有多么厉害!
现在以来,口罩已经延伸出了许许多多的样式,兼具美观与使用功能,让我们既能安心养家,又能貌美如花。
以下是现代口罩设计大赏!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