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
见过海洋的人都会被海的美所折服。
无论是风平浪静时,海的柔情,
抑或是惊涛骇浪时,海的激昂。
甚至在夜晚,黑暗也无法掩盖海洋的美丽,
而更显出一番深邃的意境。
海洋的浩淼无穷,
每一种姿态的美都如此震撼,
文字是难以言尽的。
可是,看到这张图,
你觉得这是什么?
卫星拍摄的星云?
还是某个历经几百个世纪的冰川?
都不是,
这是一张污水排向大海的照片。
Mandy Barker是一个专注于在海边捡垃圾的摄影师。
从孩提时代的浮木、贝壳,
到如今的塑料袋、足球、打火机、家用电器,
她都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精挑细选出最佳模特后,
对它们进行天马行空的摆拍。
“我童年时期就非常喜欢海,
我喜欢在海边收集一切大自然的礼物。
但多年过去,现在再去海边,
我可以拾到的,不再是自然物,
而是一些人造的废弃物,除了最常见的塑料,
甚至还会见到双门冰箱、电脑、电视……
这些家伙是怎么漂到海边的呢?
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
我想,这也是个值得被更多人关注的环境议题。
于是,我开始尝试用摄影,
将这个议题传播给大众。”
Mandy如是说。
曼迪自幼热爱摄影,
但少有机会进行专业的摄影创作,
直到她在Harrogate College修读了摄影的兼读课程,
随后又去De Montfort University读摄影专业的研究生课程,
才算有了专业训练。
初看她的摄影作品,
你会以为进入了一个超现实的宇宙,
在漩涡中,那些日常用品,
像是不同的星星,自动旋转或绕行,
直到见到图片注释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宇宙一般浩瀚的,
竟是我们制造的垃圾!
这令我们不得不思考:
它们是怎么漂到海里去的呢?
尽管环保之路模糊难行,但从那之后,曼迪便尝试从全世界的海洋和海滩收藏创作素材,她坚持用 “美“,来引领人们关注它背后的 “恶”。
“我相信摄影与艺术可以改变人们的想法。
当文字或数据过于复杂,难以让人理解时,
摄影呈现的视觉信息,便显得一目了然。
摄影是一种强有力的交流方式,
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而存在。”
曼迪解释着,
“我期盼通过视觉冲击,让读者有所改变,
让他们积极采取行动去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
不过就算只是刺激他们去反思、思考,
那我觉得我创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在曼迪的作品中,有一个叫 《香港汤:1826》。
这名字听起来很东方、古典。点开一瞧,
每张相中的物体,远看仿佛沙石、泪珠,
在狂风中舞成一团,细细观察才发现,
风中飞着的,
有奥特曼、打火机、儿童凉鞋、
手的模型、橡胶鸭、丝带、眼镜框、莲花……
种种生活常见又可有可无的东西,全出现在画面中。
曼迪表示,除了香港外,
自己也非常希望能为中国大陆的环境做点什么:
“其实,香港的海洋垃圾会直接通过狮子洋流到中国大陆,
我非常希望也能为中国大陆做一系列这样的摄影,
引起当地人的重视。”
今年三月,Mandy刚刚完成了最新的摄影项目
《漂浮之外:无人知道的动物》
(Beyond Drifting:Imperfectly Known Animals)
“我最新的作品灵感,
来源于一个关于‘合成纤维’的研究。
它告诉我,
我们衣服的60%成分都由细小的塑料纤维组成,
而在衣服被清洗的时候,
这些微小的塑料粒子就在水中流失。
而这些漂在水中的细小纤维最终被鱼吃掉,
然后再被我们吃掉。” 曼迪解释道。
她将这些合成纤维拍成某些不知名的生物标本的样子,
并为它们命名。
人类是大自然最纠结的发明。
但凡在大自然的和谐静美中出现人类的身影,
非凶即恶、非恶即丑,
一定是地球上最丢脸的存在、最恶心的物种,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样的说法可用来解释自然,
但被用作强奸自然的由头、自我炫耀的工具,
一切就变成屎了。
如果人是不自大狂傲而只是充满好奇心和谦虚的态度,
多好。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