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团扇,总能想到昆曲,银烛画屏,小扇流萤,掩笑如靥佳人,脑子里咿咿呀呀想起杜丽娘手执团扇,一边感叹着“关了的雎鸠尚有洲渚之兴,何以人不如鸟乎?”
自古以来,团扇就极受女子偏爱,一柄团扇,藏住了多少女子的心迹,沾染了多少女子的情思。如果说,红玫瑰是每个男人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那么团扇,就是每个女子心里无数情结的演绎,心心念念,一旦看到,便无法忘记,无法割舍。
李晶便是那手执团扇之人。与我们想象的手艺人不同,李晶是位痴迷古文化的 85后,他花了三年时间,遍访了苏州仅剩的传统手艺人,并带着他们,拾起团扇失落千年的美,用曹雪芹极爱的名贵缂丝,重现风流涤荡的苏州城,不仅还原了老祖先的工,还传承了旧时文人的艺。让沉寂了千年的缂丝团扇,从过去缓缓向我们走来。
李晶对于做团扇,有着一种狂热的偏执和情迷。他的脑子里时刻都想着团扇,视团扇如初恋,因此每一把团扇都被赋予了独特的灵魂与美妙的设计。设计师出身的李晶,经常能在自然找到灵感,面对雨中的竹林,就仿佛一面新的团扇已经出现在眼前。
一把团扇的制作,包括制扇框,勾画稿,制扇面,制扇档和制流苏。李晶主要负责扇面、裱框两个部分,其他技艺由不同的老手艺人完成。
李晶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前人的作品,但创新往往伴随着与传统的对峙,他不爱一味逢迎现代审美,认为真正的创新不是做新,而是要做的更古,只有最大程度的还原,才能让人们对传统工艺有最大的理解。
李晶认为,听到别人评论作品“挺有味道、挺文气的”远远比“巧夺天工”要好的多,因为这是对他的认可,“一把团扇本身的内涵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工艺本身。” 他说,“不是说东西和工艺越复杂这个东西呈现出来的就是越美的,怎样能够让它的材质它的工艺最完美的呈现出来,这个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缂丝四千多年来都只能手工织造,因此技艺的传承十分重要。这也使缂丝十分金贵,“一寸缂丝一寸金”,但织造缂丝的过程一定比美人抚琴坐于湖畔更加撩人,这或许就是手艺人特殊的“表白”方式吧。
李晶的工作室在一处弄堂里,一处老宅子,据说这里曾是苏州御医的故居,与民居间杂在一起,“我觉得任何人来,无论你是怎样的社会地位,如果要过来那你就必须车停在外面走进来,这是对于这门手艺的尊重。”
李晶让团扇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让团扇背后的匠人变得不那么神秘,我们能感觉到,李晶的身上,除了手艺人对于作品近乎偏执的痴迷,还有与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最终让心中所爱,被任何一个时代所善待。
和老手艺人不同,李晶从不掩饰自己在商业上的野心。他的作品曾提供给模特刘雯拍摄使用。他觉得,让缂丝进入实质生活,物尽其用,会让传承更有生命力。他说,“你无论把这个东西推到多高,它最终会归到他本来的位置,你太把它故弄玄虚了,很多年轻人就会产生畏惧感,他们觉得这个东西离我太遥远了。” 在李晶对匠人普世价值的颠覆定义下,属于传统文化的老旧血液,因李晶的不安分,正在被逐一更新。
传承,就是把从前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一代接着一代的延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东西。这样才能留下属于我们的、年轻的、鲜活的时代烙印。
无论你是否拥有一柄团扇,不管你是否被生活的繁杂尘封了内心,我相信在你的心中一定有一个团扇的样子,静静的躺在某一个角落,等待着被唤醒。
图片选自 知了!青年出品[了不起的匠人]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