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439
标签: 专访
自然君专访系列 /
本期自然君邀请到了中国古琴匠人叔拙,一起聊聊拥有七千年以上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琴艺术。在外行人眼中,每提及古琴,总有人将它与“古筝”相混淆。
△ 工作状态中的叔拙 △
|| 平民古筝,贵族古琴?
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实际上,中国古琴是个上古时期的“老古董”了。早在神话图腾的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神农造琴”、“伏羲造琴”、“尧舜造琴”等各式各样的传说。
古琴名家代不乏人,许多演奏、作曲家都是名垂青史的大人物。如:尧、舜、禹、师旷、师襄、俞伯牙、司马相如、蔡邕、蔡文姬、嵇康、陶渊明、李冶等...都在古琴上有着相当高的艺术造诣。
元(1271-1368)王振鹏《伯牙鼓琴图》
绢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相较之下,古筝则出生于战国时期的秦地,从出生伊始就带有“雅俗共赏”的特点。甚至宋代起,贵族文人就开始对“筝乐”抱有贬低态度。这导致古琴与古筝在身份地位上不能同日而语——一个成了上流贵公子,另一个成了隔壁家王大李二。
上为筝
下为琴
关于非遗古琴,我们与叔拙先仔细聊了聊。如果你也对古琴艺术感兴趣,就接着看下去吧。
△ 几款古琴版型 △
Q:拿棺材板做琴,这话说着挺渗人的...您能给我们细讲讲吗?
A:好的,没问题。实际我们所说的“棺材板”做琴,意指死去百年以上的木头。这种木头叫“阴木”,柔软,有韧性,可以发出完美的共鸣声。
△ 琴身上面板 △
而“古琴”这种乐器,是最早中国人对宇宙认识的载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琴象征着“阴阳平衡”,就像天地万物,有生有死,有明有灭。
古琴的上面板用的正是阴木,存放百年以上的,使用经过自然发酵变红的木头为最佳。阴板一定要粗糙,需故意做成坑坑洼洼的样子,用来做共鸣腔。
而下面板则用“阳木”——阳木坚硬,发白,未经受时间洗礼。需刨至无比光滑,后用来反射音节。这样一来上下琴身合并,合成了古人眼中的“小宇宙”。
“上表面为阳,下表面为阴。琴首为阳琴尾为阴,琴外侧为阳。琴内侧为阴,琴的整体外部为阳。整体内部为阴。琴的木头刚好是反向的——面板木为阴木,阴木出阳音,下表面木为阳木,阳木出阴音。阳音共振后发声,能听见的是阳音。下表面不发声,只作为音的反射,不发声的为阴音。一只琴里有完整的阴阳循环,就像宇宙一样,从空间到材质都会循坏。”
Q:目前通常市面上的古琴良莠不齐。如果前去定制看料的话,通常选什么样的阴板阳板,才能做成一把好琴?
A:从制作工艺上来说,“阴板”和“阳板”存在一个磨合期。通常我们合板后,会静置一整年。打个最贴切的比方:如果把两个人硬绑在一起,从此不分开,他们会乐意吗?
木头板子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这个磨合期,静置时长太短。就会导致两块板的膨胀率没有达到同步,这时,一旦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开始变化。它们仍保持着各自的形变量,结果就会导致变形,引发“迷之微笑”的惨案。
而一年里包含两个干季,两个湿季。耐心的制琴人往往会做那种磨合了一整年的琴腔,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工艺如此高的琴。因为这样的工艺在价格上也相当之高。
只是单从工艺上来讲,经过一年磨合的琴上百年都不会有问题。它再不会因环境变形,想坏都难。
上图(中间一把)是传说中的家传古琴
由上一辈老师傅“10年磨一琴”的产物
Q:您现在做的琴的版型是古代,还是现代?从古至今,匠人在制琴上有怎样的区别?
A:我目前所做的琴版型有很多种,现代古代都有。有些版型已经存在上千年了,被很多手艺人沿用传承至今。
我认为古代人在制琴上与现代的不同在于,古代人是很贴近自然的,他们首先会听木头, 根据木头的特性,去决定要做什么样的版型,什么样的槽腹。
△ 听音判断木头的特性 △
跟因材施教是一个意思,有人生来健壮,就适合做武将,有人天生文采斐然,就适合做诗人,做学术。
而现代往往以人的需求为主,我想要什么样的音色,就通过种种繁复的工艺首段,直接达成目标。不会太在意木头本身适合做什么,更在意的是人需要的结果。
△ 现场做琴教学 △
Q:我看到您桌上放了一只鹿角,这个是哪来做琴的哪部分的?
A:鹿角是哪来磨成鹿角霜,然后上漆用的。我们会用工业级高压锅,利用高温高压,将其压酥,最后碾碎涂在琴身上面。
△ “阳之首”——鹿角 △
这一步也有保证音色纯正的作用,古琴的音就叫“中华正音”。而既然我们之前说过——琴身中用了被戏称为“棺材板”的阴木。
△ 在半成品上试音 △
那除了有阳木与之平衡外,鹿角作为“阳之首”,用在此处也因为民间“辟邪”的说法。如此一来,琴能够达到:类似鹿角这样的东西还有朱砂,鸡骨等...
△ 半成品:布漆工艺 △
Q:这些琴身上的花纹,是经过怎样的工艺得来的?能介绍下古琴的制作工艺吗?
A:在制作琴身时,通常会用到几种工艺。比如布漆,这种工艺是为了防止那些没放够一年的琴会开裂。具体步骤是用亚麻布将琴身包裹起来,之后上漆,它就会成(图中)那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了。
而我们使用的大漆并不是我们想当然的油漆,大漆是用鹿角霜、朱砂、瓦灰、漆树做成的生漆等天然物质混合而成的。
△ 袋中的生漆,原料为漆树 △
生漆经过搅拌、熬煮或晾晒后,可以变成熟漆,这时我们再用矿物染料进行配色——你想要金色,就加入纯金。想要绿色,加入绿松石。想要红,用朱砂。有意思的是,熟漆非常挑“人”。只要是人造的化学颜料,它都不接受,任何颜色的加进去都会变成黑的。
△ 上漆工艺 △
然后我们会进行刮浆,起码20遍。最后推光,如果想要亚光质感。可以用牛油和砂纸来减少琴表面的光泽度。成品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上面有很多花纹,那实际不是木头的纹路,每个颜色都是一层漆。那让琴就像油画一样,非常漂亮。
△ 各式各样的花纹 △
如今,像古琴艺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但在这次拜访中,却能让人突然乐观起来——因为匠人叔拙的工作室并不冷清。仍有许多人,不定期地跑来喝茶、唱曲、听乐,他们痴迷于这门艺术,从中感受传递了千年的人文意境。而只要这样的人仍还在,文化就不会失落。
编辑| 卡特瓦勒
-END-
受欢迎的商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