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91
标签: 西藏 碳汇造林 自然环境保护 生存与环保平衡 树里的价值
每次我们提到自然,说到野生动物,大家脑海里可能浮现的可能就是BBC纪录片里那样的景象,比如非洲原野,大规模迁徙的野生动物,风餐露宿,浪漫的野外生活等。
结合当下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可以看出凡是“世界末日”“环境污染”类型的题材,无论以电影方式还是别的方式呈现在大家眼前,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那么说到保护自然,总有人问,怎么保护自然呢,自然听起来是一个特别大的事物,怎么来保护自然?这确实是个好问题,我也常常在问自己,怎么把保护环境这个意识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这些天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主题是“熊猫可以和森林采伐共存”。
大家都知道,自然环境保护工作者这样一个职业,专门研究动植物,提供数据样本以及采集信息,以便于更好的研究和保护动植物。那么这本书里说的就是这样一些人在林业局做熊猫的研究。这个林业局是国营企业,每年由国家下达采伐任务,当时的作业方式是采伐60%的树,剩下40%的树能让森林恢复起来。当时这个做法是行得通的,因为采伐过后的森林里仍然有熊猫,甚至有的时候竹子会长得更好,因为竹子是喜阳的,更多的阳光可以让竹子蔓延得更快。
当时在划经济下,木材是国家统购统销的,采伐多采伐少没区别,所以林业局就一直按国家规定保留40%的树木,但是90年代市场经济开始以后,激发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其后果之一就是付出了环境的代价。
这些林业工人都是周围村子出来打工的,要养活一家老小。
村子很穷,他们一年可能就吃到一次肉,就是过年的时候杀一头猪。吃一点就把这头猪挂在房上腌起来,只有客人来的时候才会切下一小条给客人吃。在这种情况下砍树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是有错吗?一只鹿被当成肉来吃有错吗?这是科学家回答不了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人们不去砍树、打猎,却仍然能够满意呢?因为所有这些水坝,砍伐,打猎,都是有合理的现实逻辑的。是不是不撼动这个逻辑,就没有办法做保护呢?
此刻此刻大家可以想到一个几乎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西藏。
西藏当地林业局官员说,我们有50多个保护区。听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诧异整个西藏只有十几个保护区,怎么会有50多个保护区呢?
仔细调查会发现,原来这五十多个保护区说的是当地百姓保护的神山,也是人们心里对自然的一种态度。
大家去西藏旅游会发现,从来不会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到我们这个山沟里来,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因为在当地人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信仰的一部分。当地的传统习俗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与自然保持一致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的关系是平等的,而非超越。
保护自然这个道理是非常清晰,但这样的道理如果跟人的内心没有建立起联系的话,是说不通的,因为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来信藏传佛教,都来信神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克服困难。曾经美国有人测算过,一棵树,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包括提供美丽景色以至于让人们心情愉悦的价值,算下来,一棵树应该是20万美元。
所以市场上已经开始创造出「碳汇」这样的商品了。碳汇可以解释为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
碳汇造林在确定了基线的土地上,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的,与普通的造林相比,碳汇造林突出森林的碳汇功能,强调森林的多重效益。相比传统林业,碳汇林业具备“交易”的潜质,碳汇交易是指发达国家出钱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这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的一种有效途径。碳汇蕴藏巨大商机,去年底阿里巴巴集团以18万元购买了1万吨林业碳汇指标,成为国内购买林业碳汇的第一笔交易。
集体林改后,农民获得了林地和林木所有权,企业通过捐资碳汇帮助农民造林或者搞好森林经营,将来树的延伸产品价值就可以归农民所有。
这样一些新的生态友好商品,有助于人们找到生存与保护自然之间的平衡,这样的体系如果建立起来, 才是和人的内心建立起联系的。
受欢迎的商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