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自然

第二自然>读设计>木艺 | 家具 | 木雕 | 居住

他宁愿放弃工作,只为续写制弓人的传奇

发表于:

0

5721

标签: 纯手工 传承 冷兵器

 

在古代战场上,

如果远距离作战,

哪种兵器最强?

很多人都会回答说:弓箭。

西南大学重庆国学院

传统武学射学研究所副所长李青阳

从小在杨家坪长大,

小时候就爱画画,

长大后考入西师美院,

毕业后曾获重庆市八运会散打亚军。

从小动手能力强的他,

最爱自己做东西。

近年来迷上按古法制作传统角弓,

在全国弓友里面影响较大,

属于古典角弓制作的领军人物。

8efae5cbfc31093fdf86db09beb7eaa9.jpg 

在冷兵器时代,

弓箭堪称是最可怕、

最致命的武器。

但现代社会,

弓箭却是少有使用。

虽说现代弓箭不能广泛用于战争、打猎,

但依然有人以此为乐,

与弓为伍。

随着科学的进步、

社会的稳定,

弓箭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弓箭文化也被埋藏了起来。

而李青阳凭着自身热爱,

硬要将弓箭从文化从历史中挖掘出来。

弓箭文化已经断层,

恢复不易,挖掘、整理极为艰难。

他通过古籍、博物馆实物探访,

收藏研究,

一点一点粘合历史的缝隙。

 15244519933.jpg

李青阳并不是从小就立志做弓箭的,

在研习传统角弓之前,

李青阳做过其他工作,

可是总觉得不对劲儿,

一心扑在弓箭上的他索性放弃了之前的事业,

专心研究古典弓箭的制作,

久而久之,

这已经成为他决定奋斗一生的事业。

15244524288.jpg 

从前发电厂宽敞的会议厅,

现在是李青阳的古典角弓制作工场,

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角弓工场。

面除了琳琅满目、

乱中有序的制弓材料,

墙上还悬挂着他收藏的各式各样耐人品味的弓,

颇为壮观。

所谓角弓,

就是用牛角、

牛筋和竹木合成制作的弓,

角弓就是把一头水牛的角片固定在木胎上,

用弦张好。

射箭时,

射手从反方向把牛角扳过来的动作,

叫做“角弓反张”,

然后松弛,

牛角一下子恢复到原味,

其力巨大,箭如飞蝗。

 15244524265.jpg

要分季节做,

夏制筋,

就是把牛筋放在墩上捶打,

一条好汉一天锤不了四条筋;

春取角,

春天牛儿血气最旺,角最好;

冬伐木,

就是砍取做弓的好材;

秋合之,

秋天不冷不热,湿度正好,正好开做。

所以一张弓严格来说,

打乱顺序的四季,

这才是做弓工艺的一个周期。

就如阴阳调和的自然之道,

做弓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一个箭客的光芒与生命,

往往就在他所驯的弓里。

 15244519941.jpg

 

在古代,弓箭的制作流程都有所分工,

在现代,整个制作工序都是一个人完成,

耗时也就相对更久一些。

做一张角弓,工具简单,

只要锛、锯、斧、锉,

但要280道纯手工工序。

3年时间,

一张角弓并非一木一弦的简单结构,

受时节对材料的影响,

其繁杂的工艺细节、

制作难度、耗时之长,

远超想象。

弓的木头部分要自己伐,

用一棵树最正直的一段,

砍回来需阴干一年,

用楔子顺纹开料,

小片煮一两个小时,

晾干定形,备用。

 15244524270.jpg

做弓分三大活儿:

一是白活儿,即木工;

二是筋活儿;

三是画活儿,即装饰防潮处理。

古代是按流程分工做,

现在是他一个人完成,

比古代工匠更厉害。

没有人言传身教,

更没有名师口传心授,

全靠他自己一人摸索。

解刨清弓,

挖掘古代记忆,

从古代文献里摸索,

也到国外去学习。

做弓很难,做箭要容易些吧?

相反,做箭更难。

做箭的竹木都是天然材料,

不可能密度一致,

好箭箭体都是纺锥型,

这种形体风阻小,

两端产生的颤动,

可以被中间的纺锥型快速纠正,

使其前后抵消。

 15244524273.jpg

在李青阳眼中,

一张弓是活的,

有生命力的,

它们是没有煮熟过的有机物,

保持着生物的活性蛋白。

按古法做的弓,

拉时很柔,放时刚猛;

现代材料做的弓,

拉时刚猛,放时就很柔,很无力。

古法做的弓,

野性未驯,

它能记住很多东西,

包括你的习惯和个性。

当人们拉弦、使弓的过程,

身体的能量也在储存与猛烈地释放,

这不由得感觉到和人合二为一的弓是活的。

15244524276 (1).jpg 

“越了解它的发展历史,

就越会被它的深厚文化所吸引”。

李青阳家祖先几代人

都是从事跟弓箭有关的事业,

父母也是现代兵工厂的技术人员。

从小就摆弄着“十八般兵器”

长大的李青阳觉得自身对

弓箭的兴趣是从灵魂当中就有的。

 U9489P1197DT20140530082723.jpg

弓箭的造诣深厚,

并不能让李青阳就此止步,

同样让他着迷的还有骑射。

2012年他到匈牙利师从欧洲

著名骑射大师卡萨学习骑射技艺,

参加约旦国王举办的

世界骑射大赛并获得名次,

这是中国人首次参加该大赛。

08aa98f86d0d83ed0680cd8e8d9fa444.jpg 

(图为李青阳的匈牙利骑射大师卡萨(右))

骑射、散打、舞刀弄枪,

李青阳可谓是手到擒来,

多次参加国际比赛、

受邀各种演出。

15244524272.jpg 

研习弓箭,

有一种宗教式的信仰。

对他而言,

是一种精神享受,

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内心的这份坚守是让他感到满足和愉悦的。

就如悟道,

将中国制弓之法传承,

将中国文化弘扬世界,

不让时光磨灭它的光辉,

这就是李青阳坚守的道。

工匠总结累积的经验,

经过时间实践,

弓箭的每个制作工序都有特定的规定,

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的精益求精。

0d98fbb4cc0718bed795c169df481cbb.jpg 

在制作弓箭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看到自己的问题,

如果看不到了,

那就是知识边界已是到头。

弯弓如满月,

李青阳做的每一把弓就像是艺术品,

用心血和时间雕琢而成,

许多弓箭爱好者、

收藏家以及传统文化的

研习者都是他的常客。

15244524277.jpg

因为传统弓箭制作流程复杂、耗时长,

制作成本上万,

要卖到2.5万元左右的价值

才值得回它的尊严,

但由于市场的小众,

文化还在恢复的过程中,

现在的弓箭真的是“贱卖”。

弓箭是李青阳最引以自豪的话题,

从中国古时候的历史,

到世界不同时期弓箭的

常识、种类、应用、

参加骑射比赛的奇闻趣事,

娓娓而谈,

来到他这里的人总会收获颇多。

15244524282.jpg 

 

商业产品总是寻思着卖个好价值,

匠人拿作品说话,

好坏让时间检验。

“知廉耻,亢名节,

钱要挣,但要放在第二位。

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传承民族文化,

礼射之道更不能丢。”

 

对李青阳而言,

做坏了一张弓,

那就是坏了一辈子的名誉。

至于传承,

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李青阳认为,

先要让孩子内心自发地

感受到这份美好与骄傲。

最近他每天带着儿子

喂马、训马、体验做弓,

让孩子真切感受这其中美好。

 152445242910.jpg

也许对现代人来说,

弓箭已经是淡出视线的东西,

已经属于历史了,

但总会有人传承下来,

就像京剧这种国粹,

虽然听的人少了,

可是它的魅力依然存在。

 15244524283.jpg

现代社会已经被科技占领,

随处可见的先进已经不是

古代的任何时代可以比拟的,

越是这种情况,

越需要有人将宝贵的工艺传承下来。

弓箭承载着博大的文化,

但在传承的过程中很多知识被人们

忽略、遗忘、曲解、误传,

匠人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

默默地守护、承接。

制弓人的传奇,

还在续写,

别让它们断在这个时代里。


受欢迎的商品

分享到

文章由

Amanda 编辑

查看他更多的文章

推荐课堂

您可能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