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就活像是隐藏在两块木头里的灵魂,当古代的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后,两块木头便会紧 紧地互相握着,不再分开.
理论上,一个方向的榫卯组合,嵌接的部分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也许 10 年,也许 15 年,长 时间在大自然作用力的牵引下,便会自动松脱,这是木材所含的水分受到这些作用力影响的结果, 就如潮汐涨退的道理一样.然而,当榫卯结构是由不同的方向嵌接的话,张紧与松脱的作用力便会 互相抵消.一个榫卯如是,无数的榫卯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极其复杂微妙的平衡.
榫卯技术在宋代达到巅峰,一整栋大型宫殿成千上万的构件,不靠一枚钉就能紧紧扣在一起,实在非常了不起.每当榫卯构件受到更大的压力时,就会变得越牢固.古老的木构建筑可以经历多次 地震之后依然安然无恙,除了由于木材的延展力强之外,还有一个个的榫卯在挽手维系着.
1937年,当中国近代研究传统建筑的先驱梁思成教授,经过长途跋涉,几经艰辛,在山西五 台山找到一座建筑简练古朴的庙宇时,这座兴建于唐代大中十一年(857)的佛光寺已经在山野丛 林中静候了一千多年,梁柱间的榫卯结构还像当初一样互相紧扣,不离不弃.
纵然中国人从未刻意将建筑置于艺术创造的范畴内,然而古人的匠心毫无疑问地是和每一块木 头互相渗透着的,古代大师的心血好像和木头结合成为一个有情的生命,木材纤维内的水分就像汩 汩血脉那样,时刻都在调整平衡.从日出到月出,潮涨到潮退,由东边到西边,每一刻都在循环消 长,生生不息.
法国一家电视台,曾经以埃菲尔铁塔为对象制作了一个特辑,内容描述铁塔内那些庞大如车轮的 钢铁螺丝帽要定时重新拧紧,否则就会因为温差关系而自动松脱,一旦弃用螺栓改为焊接的话,整 个金属塔架便会因为金属的不规则膨胀而扭曲倒塌,原来象征机械的凯旋的“钢铁阵容”也有它的 烦恼.
这边厢,每一栋古老的木构房子,在经历无限风霜之后,屋内每一块木头,以至每一件家具的 榫和卯都仿佛仍在窃窃私语……..
隼对卯说:执子之手。 卯对隼说:与子偕老。
好一个地老天荒,矢志不移。
没有完全无缺点和局限性的材料和结构,木斗拱的缺点是容易松动,然而这种缺点却变成抗震的优点.遇上一般地震,用砖石铸建的房屋纷纷倒塌的时候,木材靠着本身特有的柔韧性和延展力,榫卯就会将地面的震波变成延绵“木浪”般起伏消解,涟漪过后,又恢复原状.
转载自via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