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注册

使用您的社交媒体账户登录

第二自然

  • 分享设计精品
  •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100年前莫高窟被各国哄抢,100年后他用40年临摹佛像,只为让敦煌“活下去”...

0 5910 发表于:

标签: 大师   匠人   敦煌莫高窟   彩塑  


清光绪26年(1900年),敦煌道士王圆禄,无意中在敦煌石窟第16、17窟的墙上发现一道不起眼的裂缝。缝隙内有中空,再细看,大量被世人遗忘的经卷和佛像,正被藏在缝隙之中...


1.jpg

激动之余,王圆禄立即将此事禀告县令,县令及时上报给甘肃学台叶昌炽。自此,敦煌文书被发现的消息不胫而走。英、法、美、日、俄、韩...各国窃贼纷纷来到甘肃,从王道士手中盗走大量遗书。

2.jpg

写本卷子8082卷,木版印刷20卷,其中佛教著作6790卷,共装24箱经卷,另有绘绣佛像等...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的文化宝藏遭到了严重流失和洗劫。

3.gif

在世界各国博物馆藏品中,都没有10世纪以前如此全面,如此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的实例。这次意外发现是历史上空前,且前所未见的。而当时本就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开始管制敦煌文物的外流之时,距离第一批文物流失已经过去了10年。

4.jpg

即便开始管制,清政府的监管仍漏洞百出。更别提1924年,原位于第328窟——神态逼真,形神兼备的左侧一身位佛像唐代彩塑,也被美国的华尔纳盗走,如今被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

5.png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敦煌工匠杜永卫的故事。曾有个17岁少年,每天站在洞窟里,常常一个人一站就是一整天晚上10点停电后就点一盏煤油灯,在灯下看书、画画,一点不觉得累。

6.jpg

图为1990年在莫高窟彩绘佛像

 

也正是这份执着,使得当时的敦煌研究所所长孙纪元先生相中了这个小子。不过才18岁的年纪,杜永卫就开始跟着所长学习临摹彩塑。找红柳搭架、用麦草扎芯、和泥巴、上泥、塑造、敷彩...学习敦煌文化。

7.jpg

力求用古代艺术家的技法,还原修复已经面部斑驳的佛像。他临摹过的最16米的158窟卧佛,并主导重修了34米高的敦煌石窟第一大佛的双手、榆林窟6窟弥勒佛像等,仅为敦煌研究院就制作了百余件彩塑。

 

在莫高窟脚踏实地的临摹22年后99年,杜永卫“台湾慈济静思堂362身世界飞天雕塑”的项目中意外中标,当时想完整做出这些雕塑,起码历时三年。体制内无法请这3年的假,因此再三考虑之下,杜永卫决定顺从当时的内心——他从敦煌研究所辞职了。


11.jpg

台湾慈济静思堂362身世界飞天雕塑



多年以后,谈起这段离开的经历。杜永卫坦言:是后悔了。,当三年过去,完成台湾雕塑之后,他一度感到无所适从。回过头来看,一头扎在莫高窟里,才是他最热爱的事业。前往台湾进行创作能满足人一时的挑战,却满足不了自己一生的追求。然而事已至此,曾经的研究院是再也回不去了...

 

杜永卫开始琢磨,怎么继续从事与莫高窟相关的项目。筹备了一段时间,他果断在敦煌附近开了家工作室,做的还是彩塑临摹。由于技艺精湛,又对敦煌文化了如指掌。杜永卫很快就谋得了机会,几进几出莫高窟。



虽然自己从从前的甲方,摇身一变成了乙方。他很开心能有机会回到莫高窟。只是这样的合作,却再不能像从前那样——有机会整日留在洞中,对着佛像痴痴咂磨到深夜了。

 

直到2015年,在与“挚爱”阔别多年之后...就着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博物馆合作办展的契机,杜永卫终于又与莫高窟有了更大的交集。为展览,他做了许多件彩塑临摹。他手中惟妙惟肖的复制品后来漂洋过海,得以让海外人士再次领略敦煌文化的魅力。

17.jpeg

莫高窟西魏第285窟 《五百强盗成佛》图


18.jpeg

敦煌莫高窟45号窟


19.jpg

塔庙式洞窟



再掐指一算,他从17岁到如今,与莫高窟的缘分竟已持续了整整40年...在这40年间,他所临摹的雕塑作品曾在中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展出。也被人民大会堂、中国驻澳大使馆、埃及开罗市、敦煌研究院日本东京都国立博物馆等地收藏陈列。

 

21.jpg

如今杜永卫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向前来学习的同学们,讲解最基本的技术步骤。他希望敦煌文化在这个时代也能以“新”的方式继续“活下去”,被用于当代设计之中。


22.jpg

 

他曾对记者说:“我希望今后的孩子们在参观游览敦煌之后,他能获得一种不仅仅是创作灵感,更多的是一种继承古人、继承传统的精神。这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也是一种延续我们民族文化之根的一种举措。在学习敦煌参观敦煌之后,他们也能形成某种创作灵感,能够创作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也就是敦煌艺术的延续,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23.jpg


2016年,杜永卫开始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为敦煌市三危中学学生开展敦煌彩塑讲座及泥塑技艺培训。2017年,杜永卫开办“当代敦煌”微信平台,致力于弘扬发展敦煌文化艺术。


24.jpg

现如今,在杜永卫的坚持下。莫高山“热闹”起来了,这里被称为“莫高里工匠村”人们走马灯似的来来往往,上山的车一波接一波。从前清冷的研究所和工作室附近再不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

 

敦煌文化正在“年轻化”,许多刚毕业的学生选择在这里扎根,日复一日地向杜老师学习敦煌彩塑的绝技...这或许,就是这40年的意义,在杜永卫手中敦煌文化活下去了。


 

部分素材图片来自网络:来源见水印

部分整理自当代敦煌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这里关注我们

评论登录

关注我们

  • 分享设计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正在预览中

刚被收藏的设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