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家里的老人常说,过完元宵才算过完年,小时候的我们或许还会前往庙会赏花灯、猜灯谜,或在家中吃着奶奶包的汤圆过节,现在又有多少人选择用速冻汤圆随意打发一下了呢……
为了重拾童年乐趣,我们先来玩一组猜灯谜的游戏吧:
① 远看像团火,羽毛粉红色,群居喜浅水,爱吃小田螺。
② 鬃毛蓬蓬松,样子真威风, 张嘴一声吼,百兽全发抖。
③ 身披鳞甲色红黄,不做善羹不做汤,四海虽大非吾愿,半缸清水过时光。
④ 手掌珍贵似明珠,行动笨拙傻乎乎,样子像狗爱玩耍,下水上树有功夫。
以上4条灯谜你都猜出来是什么了吗?谜底就藏在今天要介绍的手艺人——广州85后女孩温秋雯的工作室中。
秋雯的设计领域主要为「纸雕」,希望将新设计融入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中,让年轻人了解它们的现代魅力。
「花灯、风筝这些中国的传统纸艺,大都徘徊在民间实用或者装饰基础上,但很少有人往现代方向发展。」
温秋雯于1987年出生于贵州,从小就爱用纸折各种小玩意儿,做一间精致的小楼房或剪一个小池塘;上高中后还参加各种航空模型、建筑模型比赛。尽管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纸雕技艺,但爱好就是培养技艺最好的老师吧。
秋雯接触到纸雕还得从她大学毕业说起,她就读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油画系,毕业后兼任设计师和摄影美术指导,帮助客户搭建与产品相称的场景,营造氛围,以此来为产品加分,她因此开始尝试自己设计和制作拍摄道具。
随着制作道具的手艺活逐渐熟练,秋雯决定以纸艺为主要素材尝试艺术创作。她首先前往广州、佛山、梅州、顺德等地寻访,希望能够向隐藏民间的手艺人拜师学艺。
最终她在顺德大良找到了一位鱼灯师傅,这位老师傅名叫潘培森,今年70岁,扎鱼灯已经40多年,当地人都尊称他为「潘叔」。
说起「鱼灯」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它是传统民俗舞蹈的道具之一,造型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表面糊白纸绘制而成。
每逢春节、元宵和六月六庙会,沿海一带百姓会举行舞鱼灯、滚龙灯、跑马灯等活动庆祝节日。从图上中就可以看出,这种「鱼灯」与我们熟知的元宵纸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秋雯表示,从潘叔那里学到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如何扎鱼灯的骨架,「骨架是扎灯的关键,精致的骨架能够赋予花灯灵魂与美感。」
在向大师讨教后,秋雯开始了她的非遗鱼灯改造项目,第一件改造试验品是一只狮子灯。
不同于以往喜气洋洋的大红色舞狮造型,秋雯保留了传统狮子灯的骨架,将绸布换成水墨渲染的彩纸,这些彩纸以淡粉、淡绿、浅白色为主色调,展现了少女的细腻与情怀。这件作品也因此被命名为「少女南狮」。
秋雯将不同颜色的纸片裁剪成三角形、鳞片形等形状,用来装饰狮子的毛发,狮子的鼻子则是用彩纸条以手鞠的方式缠绕而成。她在狮头内部安装了一盏白炽灯,一打开电灯,萌态可掬的狮子便呈现在人们眼前。
如今在她的淘宝店中展示着三款「少女南狮」,售价从1.8万至8万元不等。秋雯在介绍里提到,「少女南狮3号非常非常的巨大,却是少女心最重的一位,头戴水仙花,眼神闪亮,心里是一片小花园。」
(鬃毛蓬蓬松,样子真威风, 张嘴一声吼,百兽全发抖。)
历经多年的创业打拼,现在的秋雯已经获得了业界的肯定。据她自己估算,过去5年中她的工作室一共设计了近百个纸雕原创方案,每一个方案背后都是一个风格鲜明的品牌商家。
秋雯说她做纸雕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画稿。因为从小的训练,她非常清楚一张纸从平面到立体的演变过程,另外,她还自嘲画稿很丑,实在拿不出手。
对于接活她也有自己的小脾气,她希望客户能够喜欢她的作品风格;双方无价格疑问;尊重她的设计,不提出不合理的修改意见。「我的工作室里还有一些半成品,都是因为客户提出乱七八糟的修改意见,最后大家只好不欢而散。」
2018年5月,她在广州天河区一家商场举办个展,展出她用纸片做成的北极熊、火烈鸟、白云、星星、纸房子等,在光线的配合下美轮美奂,吸引了很多顾客驻足。
故事里的燕子
大熊星座的祈愿
(手掌珍贵似明珠,行动笨拙傻乎乎,样子像狗爱玩耍,下水上树有功夫。)
白色momoko是一只火烈鸟
(远看像团火,羽毛粉红色,群居喜浅水,爱吃小田螺。)
除了完成客户的委托和举办展览外,秋雯也有很多自己想要做的小玩意,例如她说想用纸雕为地球上已灭绝的动物做一组神社,渡渡鸟和袋狼都在她的设想之列。
现下年轻人争相转发的锦鲤君也制作得活灵活现。
「只有更多的年轻设计师参与进来,和老艺人们合作,创作出新风格的老手艺,才能带领老手工艺走出新的商业方向。」——秋雯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