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之前生蚝泛滥的丹麦海岸么,好生让国人各种羡慕眼馋。事实证明他们不仅不会吃,而且也不会玩。来看看心灵手巧的吃货国度是怎么玩转各种贝类的。
文蛤花螺青贻贝,白灼爆炒蒜蓉蒸。
不止现代人喜爱使用海鲜,古代人也深谙贝类之鲜美,并表示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大文豪苏轼一生中多经贬谪,因此也得以游历各地吃遍四方。他待在湖北黄州时写了一首《猪肉颂》,开创了千古流传的佳肴东坡肉;被贬到当时极远之地海南儋州时,依然乐观不移,挥笔而就《食蚝文》,曰: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食之甚美,未始有也……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意思就是告诉他的幼子,儿砸,你千万别跟别人说生蚝有多好吃,我怕那些北方的官老爷们都争着贬到海南跟我抢吃的!
到了明清时代,水陆发达,商贸繁盛,食海鲜之风则更加盛行。
那么问题来了,吃了这么多蛤蜊螺贝,这些堆积如山的壳该怎么办呢。拿回家供着吧,又不像珍珠砗磲等名贵之物那般登得了台面;丢了吧,又觉得这些小东西润泽有光采还挺好看。咋办呢,哎,不如磨成碎片贴在镜子盒子柜子上吧。
使用贝类作为装饰的做法远古时代即有之。北京山顶洞人遗址就出土了穿孔贝壳的项链。
历史课本上的这幅图,有没有很眼熟?
跟我们现在海边景点充斥着的螺壳手链、贝壳风铃一个意思。
随着文明的发展,古人不满足于简单地将螺贝串起来的粗糙手法,而是发明了一种将螺壳或海贝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即“螺钿”,大众俗称则把它归类到“贝雕”中的一种。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过一件漆器,上面的彩绘兽面凤鸟纹就采用了螺钿工艺,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螺钿漆器之一。
至唐代,中国的螺钿工艺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更涌现出漆背螺钿铜镜、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等世界级瑰宝。
明清时代,螺钿家具发展至高峰时期,并大受清朝宫廷青睐。据资料显示,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两淮盐政李质颖在进贡清廷的单子上,就有“彩漆螺钿龙鸿福祥云宝座”、“彩漆螺钿龙福祥云屏风”等10余件螺钿家具,当时它们均存放在圆明园之中。
那么精美绝伦的螺钿工艺,现在是否流传下来了呢?
在浙江舟山,便有一位69岁的白发老者,仍在日复一日地小心打磨、粘合、上色,只为将这门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工艺继续传承下去。
舟山群岛位于东海之滨,在唐代时称翁州,宋代称昌国,至清康熙年间则称定海。舟山四面环海,贝类品种丰富。优良的港口条件更是让其自古成为了联系高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商贸口岸。
舟山螺钿从清代开始声名远扬。特别是在1930年,舟山螺钿纽扣被西湖国际博览会作为赠送的礼物之一,大受欢迎,据当时的《大会纪要》记载:“受者莫不喜形于色”。
师承晚清舟山贝雕艺人季伟全,这位名为夏雨缀的老人,17岁起就像民间艺人一样走街串巷,足迹遍布舟山各个海岛的渔农村,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如今已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作品《屈原》《唐人诗意》《渔家姑娘》等多次获得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这家位于定海的中大街6号的“舟山贝雕”的小店,便是夏老制作和陈列作品的“根据地”。其中所展示出来的做工精美、栩栩如生的屏风、首饰盒等,无一不让参观者赞叹不已。
“希望将舟山贝雕传承下去”,夏雨缀不止一次在采访中对外表示,但现实却是除了儿子夏海凌之外便后继无人。 “对贝雕感兴趣,肯吃苦,能学习,有恒心”——便是夏雨缀对收徒弟的唯一要求。
他表示,如果有人想学习贝雕这门技术,他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工房幽暗的灯光下,砂轮隆隆的打磨声中,滴淌的不止是老人的汗水,更有一份坚守、传承的心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