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注册

使用您的社交媒体账户登录

第二自然

  • 分享设计精品
  •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家乡。

0 3292 发表于:2018-02-24

标签: 家乡   变迁   城镇化   味觉记忆   建筑  




蔡先生的老家叫潭水镇。

镇上大小纵横十几条街道,上百条小巷,有8万常住人口。


这里没有书店,没有电影院,没有图书馆,没有咖啡馆,没有棋牌室,没有卡拉OK厅,步行越过3,4条大街小巷,没有一间饭馆或者小吃店,甚至,连广场舞大妈都没有……呃,其实是连广场都没有。大家除了做事是在家看电视。


这简直是个,都不能说是文化沙漠了,沙漠里好歹还有些仙人掌,这里简直是文化真空……。

然而,就在这个“大家貌似在生活,其实只是在活着”的小镇里,隐藏了一处宝藏──当然,除了小编外,也许没有他人这样认为。

但它确实是的。它叫“红旗街”,是一处记忆的宝藏。



这是一个与过去的时间连接的时空隧道。曾几何时,这是本镇唯一两条主街道之一,供销社、粮所、碾米铺、瓦罐铺、糖果酱油铺都集合在这里,热热闹闹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80年代中期,经济渐丰裕,生活在红旗街的人们开始卖屋、搬走。先是搬到更宽敞的“新街”,再富裕一点,就把新街的房子也卖掉,移居城市。


不知为何,潭水人走的这样决绝,卖屋卖地,举家搬迁。蔡先生说,小学、初中同学在此地已经都见不着了,基本都搬到30公里外的“阳春市”定居。而从附近村落到镇上讨生活的人们,组成了潭水镇居民的新阵容。


这样的集体出走,带走本地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切断紧密熟悉的邻里关系,并将这个小镇本来就不够强大的味觉基因几乎连根铲除。可以称之为“小时候的美味”的“鸭血汤”、“乒乓膏”等小吃彻底从这片土地上消失。到现在,菜市场附近仅剩的“猪肠卷”“叶贴”等小吃,吃进去只有种“专坑外地嫁过来的馋嘴媳妇”的感觉。。。



这是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某块区域,成了文化与传承的断裂地带。



在城市或者靠近城市的城镇,人们正在开启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乡村,农民仍继续着简朴的农耕生活;然而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小镇,也许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荒芜,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全然不知 ── 已经不是温饱的问题,并不容易察觉。


味觉与精神的贫乏,必定带来人性的荒凉。各家各户各扫门前雪,扫完各回各家看各自的电视。

IMG_7758_meitu_46.jpg


而当一不小心我们发现,滋养着我们的根基的土地竟已经如此贫瘠时,即使内心涌动出千百种可能性,最后也感无计可施。

这里的人们或许需要点燃一些对新鲜美食的好奇与渴望,需要培养一些审美意识来滋养干涸的心灵,也或许,只是需要时间。某一天,潭水的街头突然出现了一家好吃的牛腩粉或者煲仔饭;某一天,突然换了一个脚踏实地又有卓识远见的领导者,他知道让将美的意识注入人心的重要性。那一天如果到来,小镇将慢慢焕发生机。



当成千上万的小镇焕发生机,人们日常谈论的不再只有钱和房子,人心就会渐渐的丰满起来,当新居民有了归属感,老居民重新对这片土地生出依恋,这时满溢出来的东西不就是传说中的“幸福感”么。


这一天也许要等很久,也许不用,毕竟,孤独破旧的老屋已经迎来了这一次的热切凝望。

 

IMG_7773.jpg



老木匠打造的,在蔡先生家已流传三代的老家具:


IMG_5445.jpg


IMG_5464.jpg


IMG_5465.jpg


IMG_5466.jpg


老缸,老灶

IMG_5462.jpg


IMG_5524.jpg


老墙,老瓦



















你的家乡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怎样的变迁,你的心中又有怎样的唏嘘与不舍?关于家乡的记忆,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来这里关注我们

评论登录

关注我们

  • 分享设计 关注设计师品牌与创业

正在预览中

刚被收藏的设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