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
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考工记》
他说自己的身体里住了一个老灵魂,
他喜欢探索传统工艺的魅力,
他相信时间能凝聚无尽的智慧和灵感。
他以设计继承传统智慧,
从传统,学创造。
他就是台湾年轻艺术家范承宗(Cheng Tsung FENG),
作为设计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生于1987年刚满30岁的范承宗就已经斩获了
设计界三大奖项:IF,红点奖和IDEA。
他毕业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
2008年到2014年期间,
就获得14项重量级国际设计大奖,
他专长于专长于竹艺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
设计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展出。
而他的竹艺家居作品也在国际间广泛售卖。
中国的文化中,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象征气节,坚贞,简朴和高尚的情操
而且竹子本身柔韧又不失坚硬,
而且可塑性极强。
为了学习竹器制作,
他向传统竹艺匠人学习,
经过8个月的尝试,范承宗的第一件竹以作品——Flow(流淌)
这件作品以空心竹编圆球为底座,
利用竹子的柔韧塑造成水流的造型,
躺在这样一把竹椅上,
一定能感受到随波荡漾的悠然和惬意。
随后,同系列的吊灯也诞生了,
同样是流淌漂浮的造型,
看起来是如此优美,轻盈。
大学时代的范承宗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设计才能,
这个像云朵一样的懒人沙发就是他学生时代的作品,
三个一组的圆球互相穿插组合,
就形成了这个实用和趣味兼具的沙发。
那时的他还没有将目光转向竹艺设计,
因为传统竹艺在范承宗的印象中是老气和过时,
但是第一件竹艺作品Flow的诞生完全改变了他的想法。
他离开台北,来到了竹林茂密的南投,
开始一心探寻竹子的奥秘。
这个夜光球一样的装置坐落在新竹芎林的邓雨贤公园,
运用传统竹艺中“轮口编织”和“自由编织”的方法,
范承宗与60多为当地居民一起完成了这件作品。
这个装置内的小空间里,孩子们快乐的嬉戏。
美丽的日月潭边,
巨大的“筌屋”传递着台湾原住民邵族人的传统智慧。
范承宗在邵族长老那里学习传统鱼筌的制作方法,
并将它运用到这个装置艺术的制作中。
先了解,再亲自学习,亲手实验,最后才进行设计,
这是范承宗的设计理念,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理解题材。
过去,鱼筌被邵族人放在水中,
用来捕获水中的鱼虾。
现在,“筌屋”伫立在岸边,
挽留的确是人们匆匆的脚步,
让他们停留片刻,欣赏日月潭的美景和邵族人的传统文化。
在自然环境中,
为人类的活动创造独特空间,
又充分融入环境,
范承宗的装置艺术作品就像是人与自然的桥梁。
除了大型竹艺装置艺术,
范承宗还创作了大量的竹艺家居和器皿,
对竹材质进行了更深的探索和研究,
在范承宗手中,
竹制家居不再是传统单调的桌,椅,床,櫈,
而是千变万化。
这两件作品叫做“红”,
用火焰跳动的形态来展现红色的热烈。
竹子的坚硬,柔韧和可塑性都在这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在传统竹管家具制作中,
有一种叫做“包管”的工艺,
这种工艺一般用于处理家居的转角处。
这两面圆镜就是运用这种制作工艺创作的,
竹管被切割挖凿,柔韧的竹条包住圆镜。
镜子的造型古朴简洁,像是竹林中的一轮明月。
出于对设计和制作竹工艺品的喜爱,
范承宗创立个个人同名竹工艺品牌,
用现代审美和设计思想重新诠释台湾传统竹工艺,
展现竹材质的无限可能性。
这套像乌龟壳的器皿是一套竹盘,
造型简洁大方,又充满趣味。
制作这组既现代又显得古朴的盘子时,
范承宗借鉴了传统农具“莳田管”的造型,
这是以前农人插秧的时候,
套在手指上保护手指的竹制农具。
现在变成盘子,盛上美味茶点,
就可以开始享受惬意的下午茶了。
另一组小碟子就像一条条小船,
造型充分体现了材质本身的特点。
竹子的绿色青翠可爱,
竖线状的纹理也清晰可辨。
范承宗专注于无法用机器生产的竹制家居和器皿,
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注入其中
采用台湾当地素材,纯手工进行生产制作,
因此最大的保留了材质的独特韵味。
就像这个四面镂空的竹凳,
用剖开的竹管进项拼装,
形成了特别的镂空图案
另一张凳子则以完全不同的工艺制作,
运用竹子坚韧的特点,将它们弯曲,固定,编制,
用现代化的设计软件和工具精准的把控造型,
形成了这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老物件总会在漫长的岁月中腐朽,
而范承宗不舍蕴含其中的传统工艺,
致力于用自己的作品来将它们继承和发扬,
从传统,学创造!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