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乐队、梵高、海明威、史蒂芬·金……有很多广为人知的艺术家们因为灵感枯竭、遗传性精神疾病、艺术职业病(如:狂躁型抑郁症),选择在药物的影响下进行创作。当然,一些艺术家是为了治疗精神疾病而服用药物,但是刻意在药物作用下创作的艺术家更是不胜枚举,最后染上毒瘾甚至自杀身亡的创作巨子也不在少数。
那么,毒品真的能提高艺术表现力吗?一位昵称“whatafinethrowaway”的外国女性曾做过一个实验,并把结果上传到了Reddit博客上。她在服下LSD(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之后的9.5小时内画了11幅自画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15min(此时的画还很正常)
45min(出现轻度幻觉)
1h 45min(头发开始凌乱)
2h 15min(面目表情狰狞了许多)
3h 30min(之后的画里都没有眼珠了)
4h 45min(色调突然暗了)
6h(突变成有点像日本武士的中性人)
6h 45min(妖精女王?)
8h(似乎回到3h前的画风了)
8h 45min(有点放松的感觉)
9h 30min(线条简化了)
从这些画中可以推断,该女性服用LSD的3~8小时之内药效最强,这段时间内绘画的艺术表现力显著提高。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不同的药物药效千差万别,有兴奋神经的抗抑郁药,也有抑制神经的抗狂躁药,在不同药理作用影响下创作的作品,其表现力是否也是千差万别呢?
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的艺术家Bryan Lewis Saunders以身试法,分别服用了59种不同的药物进行自画像创作。而平面设计师Meaghan Li则设计了一组关于几个常见毒品影响人脑的具象化图示系列。当然,这不是他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是咨询了使用过致幻剂的人们之后绘制的成果。将两人重合的部分放在一起对比,我们似乎看了到某种关联。
alcohol
DMT
heroin
marijuana
salvia
来自美国旧金山的平面设计师Brian Pollett,无疑又一次升级了“自画像”实验。他的“Pixel-Pusha's 20 Day Binge”自画像系列,是在连续20天每天服用不同的致幻剂(几乎都是违禁或者限制级药品)的情况下,在8h药效期内创作出来的。不同于Bryan Lewis Saunders的涂鸦style,Brian Pollett的自画像系列,延续了自己平时的大手笔大制作画风,只是创意上更天马行空,视觉冲击力也更强。
第1天Butylone
第2天GHB
第3天Codeine
第4天T.H.C
第5天 Alcohol
第6天Nitrous
第7天Cocaine
第8 天Psilocybin
第9 天4-HO-MIPT
第10天Poppers
第11天DMT
第12天Ether
第13天25I-NBOMe
第14天MXE
第15天MDMA
第16天Amphetamine
第17天Mescaline
第18天Ketamine
第19天LSD
第20天LOVE
最后,Brian Pollett笑称“爱情”也是一种致幻剂,且完全合法!也许,和毒品比起来“爱情”来得更加不易,艺术家们才选择走一条更轻松的路吧。就像歌德的《浮士德》里,和魔鬼墨菲斯托签订契约的浮士德,用自己的灵魂换取超凡的成就。可能现在有很多普通人也追崇这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但是艺术家们,只能为生存而创作,为创作而生活。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一首歌、一幅画、一本书、一部电影……在致幻剂的影响下,艺术创作过程中与之相伴的牺牲和痛苦,值得吗?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