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pher Leung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北加州理工男,他同时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南加州大学取得计算机科学学位。毕业之后他一直致力于发展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机器人太空探索任务的软件开发。但2007年,Christopher的一趟苏州之旅,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
2007年在古城苏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Christopher行程的目的原先是为了观赏苏州的中国传统园林和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但当他无意中见到苏州刺绣作品时,苏绣的复杂性、波光粼粼的丝线美学感官以及每件苏绣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心思和精力,都让他感叹不已。为此,他延长了行程,在苏州逗留了数个月,潜心学习、研究,决心向全世界弘扬这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
由于传统的苏绣作品每一件都是专业娴熟的绣娘花几个月纯手工绣制完成的,且苏绣作品的定价往往都是依据收藏人士、美学鉴赏人士的喜好而定,因此每件出品精美的苏绣价格非常高,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基本算是天价。此外,苏绣作品中丝与线都很脆弱,运输过程中如果不以一个科学妥善的方式保护,苏绣会受到严重的损坏。
价格以及运输保护是Christopher面临的两大难题,他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走访与学习。直到2011年,Christopher才正式成立丝绸艺术工作室(Art of Silk),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出售经济实惠的丝绸刺绣艺术作品。
目前,Art of Silk工作室的苏绣作品,题材多样,横跨植物、动物、人物、静物和风景景观五大领域。工作室出品的苏绣,构图独特,除保持传统苏绣常见素材以外,融入西方审美素材,针脚细腻,色彩过渡柔和,达到专业苏绣大师级别的作品要求。
控制定价的秘密
传统苏绣成本高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个是时间成本高,另一个则是传统手工艺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但,Art of Silk工作室出品的苏绣,定价基本却都在200美金以下,相比于之前的上千美元,定价已经大大下降。而定价控制的秘密就是,Christopher将自己的老本行——现代计算机编程纳进了传统苏绣的刺绣过程,让刺绣机接手,省去大量刺绣人力物力的同时,实现量化创作。
数字化刺绣的介入
Art of Silk工作室在苏州设有机械刺绣作品的前期创作分部,聘请手艺娴熟的苏绣大师进行苏绣作品设计,然后花费几个月时间,让苏绣大师一针一线地将作品以传统的刺绣方式呈现出来,作为后期机械刺绣的模本。模本确立之后,便介入计算机追踪扫描技术,运用专门的软件,可以将苏绣大师作原创品中的每一个针脚、针法以及所用的丝线颜色都一一记录成计算机语言,捕捉、还原苏绣作品中的所有信息,形成一个与苏绣大师作品基本一摸一样的数字版本苏绣作品。为了最高程度地还原苏绣大师作品中的每一针和每一线,整个计算机追踪和刺绣信息抓取、录入需要12周。但一旦数字版刺绣完成后,将该信息导入刺绣机系统,刺绣机便可以准确无误地根据数字信息,配合使用优质的丝绸丝线,快速逼真还原苏绣大师的作品。而且这些数字信息可以永久地存储在计算机内,实现同一刺绣作品的多次生产与呈现。
坚守的1/4丝
虽然将计算机和现代化技术引入传统的刺绣行业,有商业化嫌疑。但是Art of Silk工作室在却在很多细节上依然保持了对传统技法的坚持,比如工作室的3/4作品所用的丝线,均是传统人工批线分丝的1/4丝。
所谓1/4丝是指在原本一根线(俗称1丝)的基础上,将一根线均匀分出4根。这个过程称之为分丝。由于1/4丝更细,在传统苏绣中多用以表达更为细腻的针法,其所出绣品,色彩过渡更为复杂细腻,层次感非常丰富(单丝与1/4丝效果对比见下图)。
“三分画心,七分画裱”
“三分画心,七分画裱”是传统字画对装裱的倚重。为了更好地保护完成的苏绣作品,Art of Silk工作室也将中国传统的装裱工艺引入到苏绣作品的运输过程中。传统硬裱,用于装裱小型刺绣作品,全程手工,用实木框、浮法玻璃等材质将苏绣作品绷紧、胶粘、装框,裱在框内,保证刺绣作品长时间不变形、不失色。传统软裱,则针对大型苏绣作品,将其裱在特殊的纸上,进而携带方便,便于运输,宜于收藏。
纵观Art of Silk工作室的发展历程,感触最深的是创始人Christopher对弘扬传统苏绣的热情,这种热情超越了时间与地域,而传统技法与现代科技也在他的热情里融汇与贯通。
评论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