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5566
中国的内蒙古艺术家郑路的金属雕塑,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雕塑的造型美学体系中关于体积、量感、形体张力等方面的固有标准,将富有东方思维特点的“空”与“无”的概念引入到作品的造形语言中,进一步展示了雕塑的造型美学手段。同时,他还通过对语言学关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能指”与“所指”关系的理解,将文字分别在物质和语言两个层面上引入到作品的造型和语义逻辑中。并通过对于上述两个层面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的艺术化呈现,对那些我们已经约定俗成的,或者是定律性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解读,由此而调动了观众在作品“形”与“意”两个层面上的参与,互动兴趣。(摘自吴鸿对郑路作品的评价)
郑路,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硕士学位,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
受欢迎的商品
分享到
世事变幻莫测,再浓墨重彩的故事,在时光的铺垫下,到最后也只剩下孤独与沧桑。
雕塑
每年的7月20日是“人类月球日”,为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
雕塑
多媒体创意,一直无止境。
装置艺术
David Altmejd善用综合材料创作细致的雕塑,他的作品非常的魔幻,既是生物的,是动态的,也是超现实的,极具想象力和冲击力,并且模糊了室内外、表面和结构、具象和抽象之间的界限,有着一种立体的抽象美。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