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210
标签: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国漫 动画片 童年回忆 匠人之心
前两天在上班时偶然听到了《天地在我心》这首歌,很多回忆涌上心头。上小学时,每周五下午的班会课,全校每个班会轮流看动画片。在那个没有多媒体教室的年代,班上所有的同学都聚集到音乐教室,等着教务处的老师打开大大的铁柜子,里面有一台笨重的显像管大彩电,就在这里,我第一次看了《宝莲灯》。
当时,胡歌还为这部动画片配了音,沉香长大后站在山顶上一声“啊——”,拿了50块钱。
你的童年有哪些回忆?
透心凉心飞扬的北冰洋?
还是和小伙伴一起跳皮筋,丢沙袋?
或者是坐在秋千上比谁荡得更高?
我们的童年各式各样,
大不关你是几零后,
你的童年里一定有一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每次这个画面出现,
再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也会安静下来,
在那个电视节目并不十分丰富的年代,
美影厂的每一部动画片,
都带给了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也成为了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美术电影制片,也是中国历史最老的动画制片厂之一。1957年4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建厂,设动画、木偶和剪纸3个制片部门,以及两个下属企业:中外合资上海亿利美动画有限公司和集体所有制上海美术电影绘制厂,生产的动画片占全国美术片产量80%以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美术片的风格。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至今已60多年了,创造了无数经典动画,可以说,它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动画史。
早在1941年,万氏三兄弟推出100分钟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比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仅仅晚了3年。
这是一群真正的艺术家,所以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就算拿出来和今天特效满满的大片相比,也是很能打的。
为什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作品能够世代流芳?或许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当时动画片的收购价在 8000元到1万元一分钟,而且不管花费多少,国家基本上是实报实销,收购时还加上 20% 到 30% 的利润。”中国传媒大学动画教研室主任薛燕平说。“所以美影厂不缺时间,不缺档期,不缺播出平台,全世界都没有这么幸福的一帮人在做这样的动画片。”
他们真的是全身心投入在做艺术了,因为吃不愁喝不愁发行不愁,不计成本的投入,有保障的利润收入,统一发行的市场和渠道,还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只需要考虑如何拍出好的动画,这样的制度下,想不成功都难。
只是这样天堂一般的日子持续不了太久。
80年代的开放开始了,随着西方的动画引进,中国的商品经济占了上风。
继续维持“不求赚钱”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不适应“金钱至上”的体制,慢慢消亡,现在看来似乎也真的不遗憾了,毕竟如果真的逼他们继续创作,并且用各种商业束缚,反而是一件残忍的事。
承包了我们整个童年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艺术而生,却没有为艺术搏过商业的大趋势,但庆幸,我们生活在它尚存在的年月里。
是否还记得可爱的“人参娃娃”,神奇的“渔童”和天赋异禀的“葫芦兄弟”?这些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剪纸动画人物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老一辈剪纸片艺术家用他们手中的剪刀创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童话世界。
万古蟾1956年开始研究剪纸片,1958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此后他又完成了《渔童》、《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等剪纸片,并先后在国内外获奖。
“拉毛”工艺也让剪纸片可以更好的表现“毛茸茸”的小动物。
剪纸片不仅需要艺术家用剪刀设计出精致的角色造型,也需要工作人员在拍摄前仔细地布置场景。
剪纸片《狐狸打猎人》讲述了狐狸披着狼皮,把年轻猎人吓得丢枪逃命,后来幸亏老猎人赶来打死狐狸的故事。本片于1980年6月荣获前南斯拉夫第四届萨格拉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奖。
水墨动画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镇厂之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参与制作的水墨动画虽然只有四部,但是参与创作的,却都是大家。《小蝌蚪找妈妈》是根据齐白石的风格来做的,《牧笛》是大画家李可染先生画的,《鹿铃》,则是上海画家程十发先生,《山水情》是大画家吴山明先生。
水墨动画的特点是有晕染,有留白,但是又是散点透视。画面动起来后,那晕染的感觉,在动感当中又产生了另外一种美。
现在的我们觉得孩子们的动画片不够好看,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无奈。如今,依然有一群初心不变,一心做好动画的人,十二年磨一剑的《大鱼海棠》,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后来制作的口碑爆棚的《大圣归来》。这些人告诉我们,“他们”还在,老一辈动画的匠人精神,还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年人只看到利益。
中国的动画梦,不在将来,就在我们脚下。
素材来源:百度百科,公众号拾文化等
图片来源:网络,SMG News等
受欢迎的商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