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0533
世上最洁白无暇之物,莫过于初生,
没有经受过任何尘世炊烟的躯体,
仅用纯净优雅来形容,都显得苍白。
当你第一眼看到它们,
是不是也叹服它们的灵动美丽!
究竟是怎样的刻刀才能让一块粗粝的木头,
成为如此圆润的动物?
『 灵美静谧的灵兽 』
它们的造物主有一双温暖的手
木雕艺术家Yoshimasa Tsuchiya(土屋仁応),
来自日本,他出生于1977年,
2001年毕业于东京国立美术大学雕塑系,
2003获得东京国立修复雕塑系硕士学位,
在东京、北海道、神奈川县举办过多次展览,
他多使用桧木和樟木创作,
他的作品中那些亦现实亦精灵般的动物,
称之为治愈系的神兽。
通过土屋仁応的情怀与雕刻,
美人鱼、独角兽、马人、大象……
这些动物们都恍如从神话里“活”了过来,
彰显出禅式之美,细腻乖巧富有灵气。
形神俱佳,引发人们的无限想象。
“木雕根植于土,铭心于木”,
每个唯美的灵兽,
都经历了绘图灵感、
打胚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多道工序。
这些灵兽就像是被融入了灵魂的木雕,
或展身伏地,或抬头挺胸,
无论怎样的姿势和信念,
都刻画艺术家的那份执着。
虽然表面上柔弱纤细,
但是你却能感受那种强大的生命力,
让人不由地沉浸于安静的空间中。
与别人不同的是,
土屋仁応的木雕手艺,
结合了动漫的设计外观以及陶瓷的质感嫁接,
所以呈现了如此新视觉的艺术效果。
『 让你着迷的琉璃眼睛 』
为何拥有如此慑人的魅力?
这些眼睛,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它们都不会与你对视,
就像空灵地凝固在某个空间。
这些眼睛,是土屋仁応采用日本流行技法
——玉眼而完成的。
“玉眼”是日本在镰仓时期的佛像雕刻技法。
在佛像的眼部,自里侧嵌入水晶薄片,
并按照实际的眼睛在水晶片的内侧描绘瞳仁等眼部构造。
当时的人们使用这种技法制作的佛眼,
让佛眼栩栩如生,灵动通透,所以被称为“玉眼”,
拉近了佛像与人的距离。
据史料记载,自藤原朝创“寄木造法”开始,
佛像眼部制作就开始应用这种技法,
到了镰仓时期,
不用玉眼的佛像已经非常稀少了。
所以干净细腻的肌肤配上灵动的眼珠,
甚是吸引。
『 以柔克刚的强大力量 』
比石更通透,比瓷更坚韧
一切众生皆是随缘而起的幻象,
灵兽如超脱于尘世之外, 魂魄归于天地精华之中,
没有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
安宁无相,亦无欲无求。
它们都有着慈悲的面容,让你忘记红尘俗世。
隐隐之中又透露出一种神秘感,
树,本身就有着从泥土而来的思想,
从一棵树木“进化”为一只动物,
像是理所应当又相当奇妙的过程。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
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你之所以被它们的神态所感动,
是因为这些细腻的情感与裸露纯白的“肌肤”一样,
都触碰了你内心里敏感柔软的那一层。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
而灵兽如仙境而来,专为打破心中的枷锁。
不言不语,就已知世事万千。
倾尽天下之力,只为她的回眸一笑。
她的身影好像吹弹可破,雪过无痕,
而整个冬日,已在她的双眼里沉沦。
一切都是因果轮回,
正因为有日本艺术家土屋仁応的专注雕刻,
也才有它们的超凡脱俗。
这人世间所有纯质优美的事物,
归根结底,其实都是来源于“用心”二字!
受欢迎的商品
分享到
世事变幻莫测,再浓墨重彩的故事,在时光的铺垫下,到最后也只剩下孤独与沧桑。
雕塑
每年的7月20日是“人类月球日”,为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
雕塑
多媒体创意,一直无止境。
装置艺术
David Altmejd善用综合材料创作细致的雕塑,他的作品非常的魔幻,既是生物的,是动态的,也是超现实的,极具想象力和冲击力,并且模糊了室内外、表面和结构、具象和抽象之间的界限,有着一种立体的抽象美。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