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679
第一次遇上皮艺制品是在大一入学前的一个暑假。一个略文艺的书包,包身主体是黑色帆布,外加些许植鞣革。那个价格印象深刻,512RMB,死赖着让堂姐给我买的。
这个包现在基本上不背,因为包口用的是口字扣,背身上突然想拿点什么的时候觉得十分蛋疼。我不会后悔买这个包,但我现在肯定不会再买,除非我脑子突然进水=.=。
因为觉得贵啊。想追求质量又因为价格望而却步,于是开始琢磨着自己去学着做。这和自学咖啡同理,学会冲单品之后看着咖啡店里那50多一杯的哥斯达黎加,这尼玛都顶我一包咖啡豆了(这是另一个故事了,这里不展开)。
但我又是个磨蹭鬼,我观望了淘宝上的皮艺新手工具套装很久,终于在第二年年初下狠心买了一套(说到底是因为穷=.=)。然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皮艺制品——一个植鞣革长款钱包。现在回头看那玩意儿,极度不合理的制图、歪得令人绝望的打孔和缝线、看上去毫无诚意的修边,关于它我只能说说情怀了。当然当时还是受到了很多的鼓舞,在这里谢谢朋友们。
皮艺对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且深刻的,做皮具的生活不能觥筹交错,不能歌舞升平,虽枯燥,却使人专注与有耐心。这对于一个刚进大学的中二少年的帮助是巨大的,在这个方圆十公里都找不到一家咖啡馆的地方,皮艺填补了我大部分的课余生活。
学习皮艺对我的意义不只如此,它把我这个当了19年的使用者变成了一个制作者。这让我看待很多事物的眼光开始变得不一样,我开始真正觉得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亲手创造的。从前我看着货架上的一件件商品,我会觉得它本应该在那里,却不会思考它从何而来。那构建城市冰冷的钢筋水泥,我也能感受到温度,源自于它的设计者与制作者。
如今离我第一次摸到植鞣革已一年有余,这一年多里技术不断在进步,工具不断在更新,当然钱也越砸越多,但我不心疼,我觉得值。
皮艺的时间里充满重复的过程,重复使我打孔更为精准、缝线更为精美,我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皮种,学到了许多从前不懂的技法,设计越来越精细,制作出来的皮具更美观、实用。
但还是那句话,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被锤子砸到手甩两下手继续,被针刺到拇指贴个创可贴继续,甚至被裁皮刀切到也是淡定上个药而已。但在皮具制作途中出现一个不可挽救的失误时,我气得直接跳起来,那种心痛和气愤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
到那个多余的切口了吗(!!!!)
每次在磨完我那把入门裁皮刀然后轻松地切开一张很厚的皮时,我都会觉得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哈哈哈哈。
当年的中二少年如今开始迈向强迫症蜀黍,但我相信无论我几岁,该癫的时候肯定不会装正经,因为我是大水瓶。
最后说句老土的话。
往后这些年,皮革与我同在。
(本文图片来源摄影师林甜圈)
受欢迎的商品
分享到